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聚焦百亿级基建投入与千行百业赋能目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沈阳市以系统性布局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根据最新政策文件显示,到2027年将形成涵盖算力平台、数据要素、关键技术攻关等领域的完整生态体系,并通过"2+3+N"产业架构实现多领域智能化升级。本文结合当前规划进展与投资动向,解析沈阳如何以千亿级规模的基建投入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沈阳人工智能产业规划落地:2025-2027年目标与百亿级投资规模
《沈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构建"算力平台加速+数据要素流通+关键技术攻关"三位一体的推进路径。计划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其中,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建设覆盖全域的智能计算中心、打造东北地区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交易平台,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
二、产业园区建设加速产业集聚:首批40家企业入驻与生态构建进展
作为战略落地的关键载体,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于2025年7月正式开园,标志着总投资超80亿元的基建项目进入运营阶段。该园区由头部科技企业联合地方政府共建,已吸引通算互联、浪潮信息等4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通过提供从算法模型到算力资源的一站式服务,预计3年内将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核心产业集群,并带动周边区域科技创新活力提升。
三、多领域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智能化转型路径
沈阳正以"人工智能+"为杠杆撬动全域产业变革。在制造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2万家规上企业设备联网率85%以上;在服务业领域,通过智能客服系统与场景化应用覆盖全市90%以上的商业综合体。行动计划特别强调培育N个特色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示范项目,预计到2026年将孵化出10个国家级创新案例。
四、数据要素流通驱动生态繁荣:千亿级交易平台与安全基建规划
为破解数据壁垒难题,沈阳正加速建设东北地区首个跨行业数据流通平台。该平台计划在2025年底前接入政务、医疗等八大领域数据源,年交易规模预计突破10亿元。同步推进的还有总投资35亿元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构建可信环境,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展望
沈阳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城市创新版图,在三年行动计划框架下已形成"规划引领-载体落地-场景赋能-生态培育"的完整闭环。随着产业园区投产、数据要素激活及关键技术突破,预计至2027年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渗透率超65%的核心目标,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转型样本。通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与人才投入,沈阳正加速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应用高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