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中国西南边疆物流枢纽建设呈现加速态势。中老铁路作为跨境物流大动脉,沿线园区依托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正重塑区域物流格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通过打造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实现年出口货值超3.86亿元的农产品跨境贸易规模,其发展路径为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升级提供了典型范例。

  一、政策红利释放,元江跨境物流枢纽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元江县紧抓云南省"壮大园区经济"政策机遇,依托中老铁路元江站与昆磨高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云南省首个常态化前置查验区。该园区创新"集中查检+一站式通关"模式,将日均查检车辆从15辆提升至30辆,峰值达77辆,通关效率显著优化。通过完善海关查检、物流园区全产业链布局,形成"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的示范效应,推动区域物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二、物流产业协同,打造"中老铁路+"外贸新增长极

  园区以"港产一体、双轴驱动"为规划理念,总占地945亩分三期建设,构建"两轴一芯,双板块多片区"空间结构。截至2025年10月,累计完成输泰水果集中查检2440车,出口农产品总量达5.18万吨,主要品类涵盖葡萄、苹果、柑橘等特色产品。通过引进甘果进出口贸易、硕元国际供应链等企业,服务11家包装厂及报检机构,形成"物流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开放"的良性循环。

  三、政策环境优化,全产业链培育提升企业外向度

  元江县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完成3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1家原料种植场及19家报关企业的备案登记。在水果出口领域,24个注册果园覆盖4万亩种植面积,其中供港芒果基地达8445亩,农商集团等龙头企业成为区域产业标杆。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吸引企业完善组织架构,推动本地企业与磨憨口岸业务联动,形成"产业纽带+民族团结"的协同发展模式。

  四、物流创新实践,民族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新路径

  元江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前置查验"模式减少二次转运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损耗约15%;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22家出口水果基地建设,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园区建设不仅提升西南陆路物流效率,更通过"双循环"机制将区位劣势转化为开放优势,为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流赋能的实践样本。

  来看,元江县通过政策创新、设施联通与产业协同,将跨境物流枢纽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其在2025年取得的5.18万吨农产品出口量、77辆/日峰值查检能力等数据,印证了物流产业与政策环境深度融合的强劲动能。这种以物流为纽带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正成为西部边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随着中老铁路网络效应持续释放,元江经验将为更多民族地区探索物流驱动型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