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新能源赛道在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下表现强劲。截至11月5日,创业板指受锂电、储能及光伏板块带动,日内最大反弹幅度近3%,相关ETF产品资金逆势流入超9000万元。储能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领域,其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扩展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一、储能需求激增与技术突破并行,行业资讯及储能技术特点凸显关键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全球储能市场在2025年前三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锂电储能装机容量突破170GWh,同比增幅达68%。头部企业订单量显著提升,如国际储能开发商与国内企业签订的协议金额持续扩大,供应链端呈现"一芯难求"的紧俏局面。技术层面,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安全性与成本优势成为主流选择,而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也在加速商业化进程。
二、储能产业供需两旺,市场格局重构与价格传导机制并存
储能系统成本持续下降的同时,核心材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形成双向压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优化将成本降幅传导至终端,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则凭借产能集中度维持议价能力。从市场结构看,户用储能与工商业储能需求增速显著高于电网侧项目,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推动系统集成技术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升级。
三、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储能行业配置价值持续释放
政策端对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关联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减,新型储能项目纳入多地"十四五"能源规划。资本市场方面,创业板50指数中储能权重股表现亮眼,相关ETF产品成交额突破2.5亿元,反映出资金对高景气赛道的持续关注。技术迭代与规模化效应叠加,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量级。
来看,2025年的储能行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向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转型。需求端的爆发式增长与供给端的技术突破形成共振,推动全产业链进入高景气周期。随着技术路线多元化和应用场景扩展,储能作为能源革命的核心支柱,其市场渗透率与投资价值将持续提升。当前市场表现与产业动态表明,储能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应用与技术创新并行发展的关键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