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11月7日,国家药品监管机构与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在北京就疫苗监管体系建设、国际评估及产业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此次对话聚焦疫苗列名机构(WLA)评估机制、监管能力提升及公共卫生合作,标志着中国在疫苗领域持续强化国际协作,推动全球健康治理进程。

一、疫苗WLA评估机制:政策环境驱动监管体系升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疫苗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强调,疫苗列名机构评估对全球公共卫生具有战略意义。该评估涵盖程序规范、指标体系及能力建设要求,旨在提升疫苗质量保障水平。中国药品监管体系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尤其在疫苗监管领域已形成系统性框架,为国际认证奠定基础。国家药监部门正加速推进疫苗WLA评估相关工作,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风险管控,进一步接轨国际标准。
二、疫苗产业布局与政策协同:保障用药安全的核心路径
双方讨论显示,疫苗产业布局需与监管政策深度协同。中国通过完善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推动疫苗研发、生产及流通全链条规范化。数据显示,当前疫苗监管体系已覆盖全流程质量监控,重点强化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核查与上市后安全监测。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确保疫苗研发创新与生产合规并进,为全球疫苗供应链稳定提供支撑。
三、疫苗国际合作展望:助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
世卫组织代表高度认可中国在疫苗监管领域的贡献,指出中国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未来合作将聚焦疫苗监管能力建设经验共享、国际标准互认及应急疫苗研发协作。国家药监部门明确表示,将持续完善疫苗监管体系,通过参与国际评估与标准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可及的全球疫苗供应体系。
2025年疫苗政策与产业布局正进入深度全球化阶段。通过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深化国际评估合作,中国疫苗体系不仅保障了国内用药安全,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关键参与者。未来,疫苗政策环境优化与产业布局升级将协同发力,助力实现“健康丝绸之路”战略目标,为全球抗疫及疾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