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国内成品油价格在经历连续下调后于11月10日迎来上涨。本次调价不仅反映了当前原油市场的供需变化,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油价格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本文结合近期数据与市场动态,对2025年原油市场走势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国内成品油调价呈现“七涨九跌”,汽油柴油价格小幅回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原油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共经历22次调整,呈现“七涨九跌六搁浅”的格局。本次调价中,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125元和120元,对应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0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0元。尽管本次调价使私家车主单次加油成本增加约5元,物流行业燃油成本每车次增加177元左右,但年内累计来看,汽柴油价格仍分别下跌620元/吨和595元/吨,显示整体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
二、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弱,供应过剩压力持续施压
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偏弱走势。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将降至62美元/桶,并在2026年进一步跌至52美元/桶。供应端方面,欧佩克+自12月起将日产量目标上调13.7万桶,加剧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增长及美元走强进一步压制油价。需求端方面,全球经济疲软与地缘局势缓和也削弱了原油需求预期,导致国际油价承压下行。
三、原油市场供需失衡,未来价格或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从市场分析及原油发展趋势来看,供应端扩张与需求疲软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欧佩克+在2025年12月底前的增产计划将持续增加市场供应,而美国炼厂秋季检修与需求淡季的到来进一步抑制原油消费。尽管部分地缘局势存在不确定性,但当前南美洲局势可控,宏观风险对油价的支撑作用减弱。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国际原油价格重心将逐步下移,可能触及生产成本线区域,倒逼供应端调整。
四、国内成品油调价预期转向,下一轮或迎年内第九次下调
根据最新计价周期数据,下一轮调价窗口(预计11月底开启)的原油变化率或以负向开端,首日对应下调幅度约60元/吨。若国际油价维持弱势震荡,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迎来年内第九次下调。市场分析指出,汽油需求缺乏改善动力,而柴油市场因基建与户外工矿用油需求支撑,短期内价格可能稳中小涨。整体来看,国内成品油市场仍将受国际原油走势主导,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可能持续至2026年。
2025年原油市场呈现供需失衡与价格承压的显著特征。国内成品油调价的涨跌互现反映了国际油价的波动传导,而未来供应端扩张与需求端疲软的矛盾将推动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行。随着欧佩克+增产计划的实施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原油市场或面临长期调整压力,需密切关注供应端成本支撑及地缘局势变化对价格的潜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