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酿酒产业在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与消费结构变迁中持续演进。产业政策经历了从限制到鼓励的转变,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与此同时,各酒种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态势,产量、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的变化轨迹揭示了行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通过分析最新产业数据,可以清晰地把握酿酒产业的投资方向与发展机遇。

  一、政策环境优化为酿酒产业创造新发展空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酿酒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产业政策调整对酿酒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97年原国家经贸委将白酒产业列为需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领域开始,政策约束持续了二十余年。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明确将“白酒生产线”列入“限制类”,这一政策在2011年和2013年的修订版中得以延续。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发布,“白酒生产线”正式从“限制类”中移除。最新政策动向是,工信部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了《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酿酒列为“历史经典产业”。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2025年教育部印发的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要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50%。

  二、酿酒行业整体呈现量减价增态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酿酒行业整体数据显示出产量微增而效益显著提升的特点。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为5406.85万千升,同比增长0.8%;销售收入达9509.0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总额为2491.5亿元,同比增长27.4%。到2023年,全行业总产量增至61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达10802.6亿元,同比增长9.3%;利润总额为2628.2亿元,同比增长7.6%。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酿酒行业总产量预计达7010万千升,较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销售收入目标为121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利润总额目标为2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企业数量方面,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为1756家,其中亏损企业356个,亏损面为20.3%,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5.4亿元,同比下降7.8%。

  三、白酒行业结构性调整深化,集中度加速提升

  白酒行业作为酿酒产业的核心板块,呈现出产量下降但效益提升的明显特征。2022年,白酒产量为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规模以上企业963家;2023年产量进一步降至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2023年1-10月产量为347.80万千升,同比下降7.70%。与产量下滑形成对比的是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2022年销售收入达6626.5亿元,同比增长9.6%,利润总额2201.7亿元,同比增长29.4%,营收上百亿企业12家;2023年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长9.7%,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与2019年相比,销售收入从5617.82亿元增至2023年的7563亿元,利润从1404.09亿元增至2328亿元,增长显著。“十四五”规划为白酒行业设定了2025年产量800万千升、销售收入8000亿元、利润2000亿元的目标。主要企业投资活跃,2023年今世缘投资90.76亿元新增产能3.8万吨/年,山西汾酒投资91.02亿元新增产能5.1万吨/年,五粮液投资115.03亿元进行产能扩建。贵州茅台2022年数据显示,其总营业收入1241亿元,茅台酒营收1078亿元,毛利率高达94.19%,酒类总销量9.19万吨,同比增长8.46%,设计产能4.27万吨,实际产能5.68万吨。

  四、啤酒产业复苏迹象明显,高端化趋势确立

  啤酒行业在经历多年下滑后开始呈现复苏态势。2022年,啤酒产量为3568.7万千升,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1751.1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225.5亿元,同比增长20.2%。2023年,啤酒产量增至3789万千升,同比增长0.8%;销售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8.6%;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15.1%。2023年1-10月,啤酒产量3180.4万千升,同比增长2.2%。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2022年已达92.3%。高端化成为啤酒行业显著趋势,2022年中高端市场份额同比提高超10%,2023年TOP5企业持续推出高端新品。预测显示,到2025年,低酒精/无酒精啤酒、AI酿造、可持续酿造将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五、多酒种差异化发展,新兴品类增长迅猛

  除白酒和啤酒外,其他酒种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格局。2023年,葡萄酒产量30万千升,同比增长3.4%;销售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2.8%;企业数量1885家。黄酒产量190万千升,同比增长3.2%;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8.5%;企业数量约700家。其他酒(包括果酒、露酒等)产量120万千升,同比增长7.2%;销售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65%。发酵酒精产量1373万千升,同比增长5.7%;销售收入885.7亿元,同比增长10.2%;利润总额约2.5亿元,同比下降80.1%。以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为基准,各酒种销售收入占比为:白酒69.46%(6626.5亿元),啤酒12.98%(1234.56亿元),葡萄酒0.97%(91.92亿元),黄酒1.07%(101.6亿元);利润总额占比为:白酒88.37%(2201.7亿元),啤酒9.05%(225.5亿元),葡萄酒0.14%(3.4亿元),黄酒0.51%(12.7亿元)。

  六、消费变革驱动市场重构,新机遇逐步显现

  酒类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酒类流通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注册企业达940万家。2024年上半年销量前六品牌为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剑南春;动销最佳价格带为300-500元、100-300元、100元及以下。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为1935元/瓶。区域市场表现突出,宜宾2023年规上白酒企业营收突破1800亿元,利润突破400亿元;2024年预计产值超920亿元,同比增长12%,营收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12%。消费趋势方面,新兴品类(果酒、预调酒、气泡酒)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8%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15%;家庭小酌场景占比从2020年的12%预计提升至2025年的28%;小包装(100-200ml)复购率是标准装(500ml)的1.8倍;女性酒饮消费者占比到2025年达41%。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高端白酒(千元以上)头部品牌市占率到2025年突破65%;中间价位带市场份额到2030年预计缩减至25%以下;行业集中度CR10到2025年达45%,2030年预计达58%。

  综合来看,中国酿酒产业正处于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产业定位从限制类转向历史经典产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各酒种发展态势分化,白酒虽产量下降但盈利能力强,啤酒行业复苏迹象明显,葡萄酒、黄酒等特色酒种保持稳定,新兴品类增长迅猛。消费市场变革驱动产品创新与渠道重构,高端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主流趋势。随着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和消费升级持续深化,酿酒产业的投资价值与增长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