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媒体

青岛油管爆燃再敲城市地下规划警钟

来源: 日期:2013-11-25 09:14:33

  11月22日凌晨2时40分,中石化青岛开发区输油管线发生原油泄漏,10时30分左右发生爆燃。据现场指挥部消息,截至24日13时,现场搜救又发现死亡4人,死亡人数增至52人,其中4具遗体暂未能核定身份,经投报和排查,失踪人数11人。现冒雨搜救仍在紧张进行中。燃爆部分区段场面复杂且尚存可燃气体,影响清理进度。因电缆影响施工,线路停电影响着周边社区供电,13时起逐步恢复送电。

  这次事故是天灾,但细想一下也有人祸的因素。对于输油管道来说,定期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铁路巡线工一样要定时定期地一寸一寸地检查。从爆炸现场的一张图片中可以看出,爆炸炸开了地表露出了沟渠,管道井高度为1米左右,其上面覆盖的水泥板已被爆炸波掀开。从中可以看出,管道巡查条件很艰苦,巡查工难以在管道井中直立行走,这就增加了巡查的难度。犬牙交错的各种地下管道更是加剧了这次爆炸的次生灾害。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在发生燃爆事件的青岛市黄岛区斋堂岛街地下,共埋设了11种各种市政管线,其中有石油、天然气、暖气等高危压力管线,此外还有电力、通信、自来水、集中供暖等市政管线的沟渠或暗涵。检测发现,除多处断水断电,此次燃爆事故还造成了沿线两处天然气管道扭曲变形。

  自去年北京7·21暴雨之后,城市地下规划问题就屡见于报端,此次爆炸再次把中国城市不注重地下规划的软肋暴露出来。不知道此次爆炸管道的巡查频率是多久一次,每次是不是要一寸一寸地巡查,但此次爆炸却暴露出,管道规划并未注重安全性和易排查性。原油管道规划要考虑其发生爆炸的危害性,在修建管道井的时候就需要涉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而此次爆炸所造成的伤害恰恰是由于管道井没有防护措施,导致了爆炸激起的飞沙走石造成次生危害。但在管道井考虑安全性涉及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易排查性。原油地下管道需要经常地巡查,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不可以,然而我们的地下管道则让巡查工难以进出,即使要进也得爬着进去。其实不只是原油管道,我国城市的多数地下管道都这样,在近期央视报道的吉林长春供暖管线维修工的报道中,两个上岁数的维修工只能在管道中爬进爬出。

  在城市靓丽外衣的背后,地下管道建设同样重要,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地下管道也是,甚至比道路更为重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地下管道中的管线越来越多,上下水、热力、电力、燃气、通信和网络等设备都进入地下,这些管线日常养护也就要在地下进行,所以城市地下规划就需要更多的考虑,并且要有提前性,未雨绸缪才能避免之后的事故发生率。

  如果不解决好管线防护和安全交错问题,正如郭继山担忧的那样,谁敢保证不会在哪一天再次发生昨天这样的悲剧?此次爆炸再次给城市规划者敲响了警钟,忽略地下规划就是忽视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需要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的智慧,同时更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Copyright © 2024 宇博智业版权所有 宇博智业官网 | 中国报告大厅 | 报告网 | 产业研究院
闽ICP备0900812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