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递市场在政策引导和价格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头部企业通过业务量增长巩固市场份额的同时,单票收入波动反映出行业从"价格战"向差异化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近期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四家上市公司发布的9月经营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的持续深化。
一、业务量与营收双增长:快递市场复苏态势显著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9月,顺丰控股以15.04亿票的业务量同比增长31.81%,速运物流收入达208.54亿元(同比+14.21%),展现出直营网络在高端市场的持续渗透能力。与此同时,通达系企业凭借电商旺季支撑实现稳健增长:申通快递完成业务量21.87亿票(同比+9.46%),圆通速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09%至26.27亿票,韵达股份以21.1亿票业务量录得3.63%的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除顺丰外,其他三家企业收入增速均显著高于业务量增速。申通快递单月营收增长14.89%,圆通速递与韵达股份分别实现14.89%和4.14%的同比涨幅,表明行业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逐步摆脱低价竞争模式,开始向价值驱动转型。
二、单票收入分化明显:成本控制与价格策略成竞争关键
顺丰控股延续了此前的降本路径,9月单票收入13.87元同比下降13.31%,但其高端时效件占比提升和国际业务拓展已形成差异化优势。相比之下,通达系企业通过主动调价修复利润空间: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12元(同比+4.95%),圆通速递维持2.21元单价(微增1.09%),韵达股份则以2.02元实现0.5%的正增长。
这一分化趋势与国家邮政局"反内卷"政策直接相关。2025年7月行业座谈会后,广东、浙江等核心区域率先启动价格调整,并逐步扩展至全国主要省份。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已有超过15个省市完成快递服务标准升级,推动行业从同质化竞争转向服务质量与成本效率的平衡发展。
三、区域涨价传导效应显现:行业整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第三季度以来,快递企业通过区域性调价策略实现利润修复的同时,也加速了市场集中度提升进程。头部企业的网络稳定性在价格调整中凸显优势:顺丰凭借直营体系维持高端市场份额,通达系则依托规模效应巩固电商物流主渠道地位。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重点城市快递平均单价已回升至2.5元/件以上,较上半年低点增长约18%。专家指出,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智能化分拣、绿色包装等降本增效领域,同时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等新赛道将成为企业突破同质化的重要方向。
当前快递行业正经历从"量增价跌"到"质优价稳"的结构性转变。头部企业在业务规模与盈利水平间寻求平衡的同时,政策引导下的区域价格调整正在重塑竞争规则。预计2025年末至2026年,行业将加速整合形成"高端直营+中端加盟"双轨并行格局,最终推动中国快递服务向标准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