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持续释放增长动能。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实施,行业正加速推进资源保障能力提升、高端材料创新及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重点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一、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目标明确,重点企业加速资源开发与产能布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最新政策要求,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达1159.94亿元,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支撑铜、铝、锂等关键矿产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企业通过海外矿产布局与国内资源勘探并举策略,力争到2026年实现铜产能提升40%以上,部分企业计划将铜年产能扩展至23万吨规模。行业通过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及灵活物流网络,应对国际供应链波动风险。
二、有色金属资源回收体系升级,重点企业推动循环经济战略落地
新政策首次将再生金属产量目标写入稳增长方案,提出2025—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当前全球铜资源回收占比已达30%,我国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实施"吃干榨尽"策略,重点发展合金生产与稀有金属综合回收。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迎来政策利好,支持电池黑粉等再生资源进口,预计钴、镍等战略资源回收利用率将显著提升。某头部企业已在海外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基地,通过技术输出形成"生产-回收-再制造"闭环,推动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以上。
三、有色金属高端材料创新突破,重点企业引领新兴市场需求
为实现产业价值链跃升,行业聚焦高纯镓、全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某企业研发的硫化锂材料已进入应用验证阶段,其能量密度达480Wh/kg,较传统电池提升2-3倍,直接推动eVTOL飞行器航程突破200公里。重点企业与材料厂商开展工艺"一条龙"合作,如某矿企与材料公司联合开发超高比能电池前驱体,实现关键性能指标突破。政策支持下,全行业高端材料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加,预计到2026年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率将提升至75%。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在多重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下,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通过强化资源保障能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突破高端材料技术三大路径,行业不仅实现年均5%的稳健增长,更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形成新竞争优势。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将持续推动有色金属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随着找矿突破行动与绿色标准体系的完善,有色金属行业将在保障资源安全与促进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