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白银市场持续呈现供需紧张与价格波动加剧的态势。截至11月13日,国际白银现货价格逼近历史高点,国内沪银主力合约创历史新高,显示市场对白银投资与避险需求显著升温。政策环境与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推升白银价格,而白银的工业属性与金融属性共振,使其成为今年表现最为突出的贵金属品种之一。

  一、白银价格创新高,供需紧张与政策环境推升市场热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银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1月至10月,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沪银主力合约涨幅达53.16%,COMEX白银期货涨幅64.73%,LME白银现货涨幅68.4%。其中,9月至10月期间,海外白银现货流动性极度短缺,引发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剧烈的现货溢价行情。COMEX白银期货与现货价差一度扩大至5%,伦敦银现货隐含租赁利率10月飙升逾40%。

  白银价格的剧烈波动与多重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分歧。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232调查”引发交易者对贵金属贸易的担忧,推动大量白银现货从全球市场流向COMEX仓库。叠加印度短期消费需求激增及ETF持仓锁定效应,白银供应端压力显著放大。

  二、白银供需结构分析:工业需求主导,供应增量受限

  供应端:2025年全球白银供应总量预计达33,900吨,同比增长3%,但矿产银供应增长有限。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矿产银产量为26,369吨,再生银供应6,550吨,而白银矿石品位下降及全维持成本(AISC)攀升,使得短期供应难以快速响应价格波动。

  需求端:2024年全球白银总需求35,500吨,其中工业需求占比61.8%(约22,000吨),光伏与电子工业用银合计14,300吨。2025年需求预计进一步增至36,500吨,同比增长2.6%。尽管光伏行业需求承压,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推动电子行业用银增长4.5%至8,177吨。

  白银的投资属性同样显著。2025年白银ETF持仓与期货投机头寸持续扩张,实物投资需求萎缩速度放缓,反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此外,中国银饰消费虽因经济下行压力下滑至1,230吨,但印度市场转向白银消费,支撑全球银饰与器具需求基本稳定。

  三、白银市场政策与地缘风险:关税、地缘冲突与通胀预期

  美国贸易政策对白银市场产生深远影响。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及“232调查”引发市场对白银贸易壁垒的担忧,推动现货流动性紧缩。同时,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白银的避险属性。尽管美联储主席暗示12月可能维持利率,但市场仍押注未来降息以应对经济放缓风险,推升白银的通胀对冲需求。

  地缘政治层面,俄乌冲突僵局及中东局势持续扰动市场情绪。俄罗斯对乌方谈判立场的批评进一步强化了避险资产的吸引力,白银作为兼具工业与避险属性的金属,成为资金流入的焦点。

  四、白银市场未来展望:供需矛盾与价格高位震荡

  短期内,白银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料将持续。海外现货溢价虽有所缓解,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叠加国内出口窗口打开与投机需求激增,国内现货升水扩大至50-100元/千克。技术面上,白银与黄金的比价(金银比)快速回落,显示白银相对黄金的弹性优势。

  长期看,白银需求增长仍面临结构性支撑:光伏与电子行业技术升级将提升单位用银量,而新能源革命或推动工业需求中枢上移。政策方面,若美国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收紧,白银供应链的脆弱性可能加剧价格波动。

  2025年白银市场在供需失衡、政策扰动与地缘风险的多重驱动下,价格屡创新高。工业需求的稳定增长与投资属性的强化形成双轮驱动,而供应端的刚性约束则放大了价格波动。未来市场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贸易冲突升级风险及全球经济复苏节奏,白银作为兼具避险与工业属性的金属,其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但短期高位震荡行情或延续。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