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廊坊市外贸在多重挑战下展现韧性,数据显示其前三季度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东盟进出口70.2亿元,同比增长1.6%;对美国进出口49亿元,增长17.5%;对日本进出口19.6亿元,增长68.4%;对墨西哥进出口11.8亿元,增长92.4%;对厄瓜多尔进出口11.8亿元,增长66.5%。在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廊坊通过海关监管、服务创新、政策协同等多维度改革,为外贸稳规模、强韧性注入动能。

一、监管便利化提升区域外贸竞争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外贸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廊坊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针对出口家具等高频次、时效性强的外贸产品,创新“云签发+远程视频查检”模式,实现低风险出口家具电子底账“秒级”放行。通过远程视频查检替代实地查验,查检作业时间压缩80%以上,覆盖180余家出口家具企业。此举大幅降低企业时间成本,为区域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高效通关保障。
二、服务优化驱动外贸主体扩容提质
前三季度,廊坊新增海关备案企业1491家,累计备案企业达8631家。廊坊海关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通过全网办服务、跨部门信息共享,简化企业备案流程。聚焦重点外贸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培育12家AEO认证企业,推动高级认证企业享受通关便利。数据显示,服务优化不仅扩大了外贸经营主体规模,更提升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韧性。
三、区域协同深化重塑外贸发展新趋势
廊坊海关加强与北京大兴机场海关、联合管委会的协作,推进“双综保区”联动发展,探索“保税+中欧班列”等合作项目。通过京津口岸外观查验与河北目的地处置的联动模式,破解高新技术货物查检难题。区域协同的深化不仅加速了京津冀产业链协同,更推动廊坊在外贸竞争中形成“跨区域枢纽”优势,为未来外贸增长开辟新空间。
四、政策直达赋能制造业外贸新质生产力
针对新型显示企业进口货物通关需求,廊坊海关设立专人对接机制,实施“一小时免表审批”及“一表多用”政策,前三季度累计减免税款1097.65万元,同比增长超1倍。通过精准政策供给,廊坊外贸正加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为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注入新动能。
廊坊外贸在2025年的表现体现了区域经济与政策协同的双重优势。从监管创新到政策直达,从主体扩容到产业链升级,其增长动能不仅体现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规模扩张上,更反映在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中。未来,随着区域协同深化与政策红利释放,廊坊有望在外贸竞争中进一步强化韧性,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