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电源及锂电池领域已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超3.2万张,覆盖企业近1600家。随着新规全面落地,行业正加速向规范化、安全化方向转型。

  近年来,伴随消费电子市场快速发展,充电宝与锂电池产品的安全性备受关注。自2023年8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将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纳入CCC认证强制管理范畴,并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一年来,行业合规进程取得显著进展,企业认证覆盖率持续提升,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一、3C认证覆盖率统计及产业合规进展

  截至2025年初,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全国充电宝领域有效CCC认证证书达5,012张,涉及获证企业539家;锂电池相关认证证书数量突破27,167张,覆盖企业1,047家。这一数据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7%和42%,表明行业对新规的响应速度与执行力度显著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实施后,未通过CCC认证的产品自2024年8月1日起全面禁止流通。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所有出厂、销售或进口的充电宝及锂电池产品必须标注有效3C标识,并持有合法认证证书。

  二、3C认证规则升级与企业应对策略

  新规不仅强化了生产端的质量管控,还细化了获证后监督机制。2024年8月15日起执行的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已获得旧版CCC证书的企业需在有效期内通过新版规则的监督审核。

  多数品牌企业主动适应新规要求:如头部充电宝厂商均完成全系产品3C认证,并在官网及包装显著位置标注标识。部分企业在售前服务中强调“2024年8月1日前生产的产品虽无3C标识,但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建议消费者选购新标产品以满足航空运输等场景需求。

  三、3C合规对市场格局的深远影响

  认证门槛的提升加速了行业洗牌。据市场反馈,新规实施后中小厂商淘汰率超过15%,而通过认证的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此外,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是否具备3C标识”已成为核心考量因素之一,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从长远看,CCC认证体系的完善将有效降低产品安全风险。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因电池故障引发的消费投诉较上年同期下降28%,印证了新规对市场净化效果的积极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之一,我国通过CCC认证制度的持续优化,正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移动电源及锂电池产业生态。未来,随着技术标准与监管要求同步升级,行业将朝着更高合规性、更强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企业唯有主动拥抱认证体系变革,方能在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