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煤炭行业在市场规模、生产结构、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作为煤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褐煤的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产能优化与区域集中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在全球能源需求变化与国内环保政策双重影响下,褐煤市场的价格、企业经营与政策框架也经历了深刻调整。

  一、褐煤进口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褐煤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中国褐煤进口规模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全国褐煤进口数量达到16314.22万吨,同比增长25.18%;进口金额为115.87亿美元,同比下降6.08%。2024年1-7月,褐煤进口数量增至10028.47万吨,同比增长5.86%;进口金额为63.4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5%。从全年数据看,2024年煤炭进口总量(含煤及褐煤)达到5.43亿吨,同比增长14.40%-14.44%,其中褐煤进口量为1.5亿吨,占总进口量的34%。进口来源国以印度尼西亚为主,2024年进口量约2.4亿吨,占比44%;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蒙古国也是重要供应国,进口量分别为9509.3万吨、8324.5万吨和8291.2万吨。这些数据表明,褐煤进口依赖度较高,2024年1-10月原煤进口占比达10.06%,炼焦煤进口依赖度为20.15%。

  二、行业生产与供应结构优化升级

  煤炭行业整体生产规模稳步增长,区域集中度显著提升。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47.59亿吨(或47.8亿吨),同比增长1.2%-1.3%;2025年1-5月累计产量为19.9亿吨,同比增长6.0%,全年目标产量力争达到48亿吨左右。分省份来看,2024年1-10月内蒙古原煤产量同比增长6.24%,新疆增长21.67%,陕西增长1.57%,而山西省同比下降7.43%。在产能方面,千万吨级煤矿从2020年的52处增至2024年的83处,产能从8.2亿吨/年提升至13.6亿吨/年;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4300处以内,平均单井规模提高到140万吨/年以上。区域集中度进一步强化,2024年晋陕蒙和新疆地区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1.67%,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省(区)产量达39亿吨,占比81.6%;2025年目标为“晋陕蒙新”四大主产区贡献全国83%的产量。智能化建设同步推进,2024年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比例提升至50%以上,截至2024年9月全国建有164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025年目标包括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并建成300个智能化示范矿井。

  三、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动态演变

  煤炭消费需求保持增长,但下游行业表现分化。2024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增长1.7%,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3.2%,较2023年的54.8%有所下降。下游耗煤行业中,火电发电量达637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供热耗煤为35757万吨,同比增长5.98%;合成氨和甲醇产量分别增长8.1%和10.4%。然而,水泥产量下降9.5%,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下降2.3%和1.7%。在进出口方面,2024年煤炭进口总量增长显著,但2025年1-5月进口量降至18867万吨,同比下降7.9%。炼焦煤进口在2024年1-10月累计达9895万吨,同比增长22.85%,反映出进口结构的变化。全球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为87.9亿吨,同比增长1.5%;产量创纪录达91.5亿吨;贸易量达15.49亿吨,也为历史新高。主要国家中,印度产量增长7%,印尼增长8%,而美国产量同比下降11%。

  四、价格走势与企业经营面临压力

  煤炭价格整体下行,企业经营效益收缩。2024年底,动力煤(秦皇岛港动力末煤平仓价)为765元/吨,较2023年底下降16.94%;主焦煤价格下降35.64%至1434元/吨;喷吹煤和无烟煤价格分别下降15.25%和4.36%。2025年价格进一步调整,6月下旬环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约620元/吨,6月中旬焦煤价格降至1096.4元/吨。企业经营方面,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为3.16万亿元,同比下降11.1%;利润总额为6046.40亿元,同比下降22.2%。2025年1-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降至10485亿元,同比下降19.2%;利润总额为1264亿元,同比下降50.6%。代表性企业中,电投能源2023年煤炭业务收入增长35.32%,而辽宁能源则下降19.99%,显示企业表现分化。

  五、政策推动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导向聚焦智能化、产能储备与清洁利用。202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行业转型奠定基础,2024年进一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 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产能储备目标明确,2027年初步建立制度,2030年形成3亿吨/年左右可调度产能储备。能效与排放方面,2025年目标为90%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此外,多元化发展目标包括非煤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2%。这些政策旨在推动褐煤行业向清洁、高效、低碳方向转型,同时应对资源稀缺、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等挑战,如开发权需国家批准、安全环保标准提升,以及资源取得成本高和项目规模化要求。

  总体来看,中国褐煤行业在进口扩张、生产优化和消费转型中稳步发展,但面临价格下行、利润收缩和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未来,在智能化建设与政策引导下,行业将逐步向高效、清洁和可持续方向演进,同时全球市场动态与国内需求变化将继续塑造其发展路径。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