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深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主要锂资源及动力电池企业的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呈现出显著分化。盐湖股份、天齐锂业等上游锂原料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建巩固行业地位,而国轩高科等电池制造商则加速布局新型锂电池项目以抢占市场先机。当前新能源产业链的资本投入与竞争态势,正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一、新能源产业上游竞争分析:盐湖股份4万吨锂盐项目投产在即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9月最新数据显示,盐湖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13.69%),尽管营收微降6.3%,但其核心产品氯化钾与碳酸锂产销稳定。值得关注的是,公司4万吨/年锂盐项目已进入投料试车倒计时(预计9月底完成),叠加原有产能后将形成8万吨/年总产量规模。这一进展标志着新能源关键材料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加速,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头部企业对稀缺资源的话语权争夺。

  二、新能源企业盈利模式优化:天齐锂业通过定价机制调整实现扭亏为盈的实践案例

  天齐锂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44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2.06亿元实现大幅逆转),其成功关键在于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公司通过缩短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锂矿的定价周期,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与下游锂化工产品价格波动间的错配矛盾。这一策略调整不仅体现了新能源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也折射出产业链上下游议价权向资源控制方倾斜的趋势。

  三、新能源电池赛道投资动向:国轩高科20GWh智造基地建设背后的市场布局逻辑

  为应对动力电池需求激增,国轩高科计划投资不超过40亿元在南京新建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产线,项目由控股子公司江苏国轩主导。尽管短期面临资本支出压力,但此举将直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供货能力。据测算,该基地达产后可满足约35万辆电动汽车的年度装机需求(以单车60kWh计算),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动力电池TOP10阵营中的竞争力。

  2025年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核心驱动力与未来展望

  从锂盐产能扩张到电池智造基地落地,上述企业动作印证了新能源赛道的三大趋势:

  1. 资源端垄断加剧:盐湖股份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巩固成本优势;

  2. 供应链韧性提升:天齐锂业案例显示定价机制优化可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3. 终端市场争夺白热化:国轩高科的产能规划凸显电池企业抢占电动车与储能市场的迫切性。

  随着全球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如欧盟《新电池法规》实施、美国IRA税收抵免细则落地),中国企业在技术壁垒突破和规模化生产中的表现,将成为决定2025-2030年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