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加速复苏背景下,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态势。从免税店布局到智能出行创新,头部企业在旅游相关产业链持续发力,叠加国庆假期需求释放,旅游行业正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升级及全球化战略重塑产业格局。以下结合最新数据与企业动态,解析当前旅游产业的关键发展脉络。

  一、旅游消费场景扩容:免税店落地与智能出行加速渗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于8月26日正式开业,由中免集团等联合打造,覆盖美妆、腕表、科技电子等品类,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一布局标志着城市核心商圈的旅游消费体验进一步升级,为游客提供“一站式”跨境购物选择。

  与此同时,智能出行领域持续突破:比亚迪仰望U9以472.41km/h打破全球电车极速纪录,其高性能定位或成为高端旅游交通及赛事服务的新标杆;文远知行在深圳罗湖区开通L4级自动驾驶公交专线,覆盖市中心区域,推动智慧旅游场景落地。行业分析显示,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947万台,智能设备在旅行服务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二、旅游关联产业增长显著:餐饮与零售企业表现亮眼

  海底捞上半年实现营收207.03亿元,其中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60%,其“下饭火锅菜”等创新产品契合年轻消费者轻量化旅行需求。此外,“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门店数量增至70家,带动其他餐饮业务收入增长227%。

  休闲食品与饮料企业同样表现强劲:农夫山泉上半年总收益达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瓶装水及茶饮产品成为旅行场景的高频消费品类;青岛啤酒营收突破204.91亿元,净利润增长7.21%,佐证了酒旅融合趋势下的市场需求韧性。

  反观中国黄金,受黄金产品销量下滑影响,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1.54%至310.98亿元,旅游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愈发明显。

  三、出海与全球化布局:企业加速抢占国际市场

  国内头部品牌正通过技术输出和渠道拓展强化全球竞争力。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实现电动车批量出口欧洲(包括英国、德国等),标志着其海外产能释放进入新阶段;上汽集团五菱、名爵双品牌在印尼开设联名体验中心,覆盖东南亚旅游消费市场。

  出境游数据同样印证产业扩张趋势:国庆假期前段数据显示,中国游客预订全球599个城市的机票,新增79个目的地城市,上合组织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的机票预订量激增3.3倍,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深化。

  四、旅游服务创新与政策红利释放

  国庆假期旅游趋势分析显示,免签政策推动长线出境游增长,冰岛、希腊等目的地机票预订量同比超50%;飞猪数据显示暑期学生出游人次占比提升,年轻群体更倾向品质化体验。上海7月外贸规模达3972.4亿元(同比增长9.5%),港口物流效率优化为国际旅游物资供应链提供支撑。

  政策层面,深圳免税店的落地与直达铁路班列开通(如比利时至德国的绿色通道)进一步降低跨境旅游成本,助力“买全球、游全球”生态成型。

  2025年旅游业呈现三大核心驱动力——技术赋能场景创新、全球化供应链整合及政策性红利释放。从免税消费到智能交通,从餐饮零售升级到出境市场拓展,头部企业正通过差异化布局抢占先机。随着国庆假期需求爆发与国际航线恢复加速,旅游产业的协同效应将持续放大,推动相关领域营收规模与利润结构进一步优化。

Copyright © 2025 宇博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08123号-1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50677

在线咨询
400-817-8000
顶部